查看原文
其他

王炳林 张帆 | 开拓创新的历史经验论析

王炳林 张帆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5-16

开拓创新的历史经验论析

王炳林 张帆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个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过程。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制胜之道,是实现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精神力量,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回顾历史,我们党坚持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面向未来,在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发展开拓创新这一宝贵历史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历史经验
DOI: 10.13734/j.cnki.1000-5315.2022.03.001
收稿日期:2022-01-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21&ZD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炳林,男,山东东营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E-mail: wangbinglin@bnu.edu.cn;

张帆,女,山东枣庄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用“十个坚持”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坚持开拓创新”便是其中之一。《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99页。)。这是对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高度凝练,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原则。实践发展没有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坚持开拓创新就是要敢于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新道路、创造新理论、寻找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坚持开拓创新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利益诉求,以永不僵化的思想状态去掌握历史主动,推动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深入研究开拓创新的历史经验,有助于弘扬开拓进取精神,进一步增强大胆探索的智慧与勇气。

一 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制胜之道

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由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史密钥。正是有了开拓创新的智慧与毅力,中国共产党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彻底结束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境遇,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勇于开拓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必然要求。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注: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1873年1月24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辩证法批判的和革命的精神,要求人们不迷信、不盲从,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一切既定的形式,用批判的思维剖析一切现存的事物。辩证法的批判精神是开拓创新的本质,离开了对既定事物和现存问题的批判与质疑,就无所谓创新。马克思正是在批判旧世界中阐发了对未来新世界的构想,创立了新的世界观,也正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省思与批判,实现了理论的与时俱进。唯物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党领导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倘若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书本上的个别论述而不顾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就会造成思想僵化、犯教条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犯过的教条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力量带来严重损失。对此,中国共产党在不断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中逐步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种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进一步讲就是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具体实际去运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作风、风格与气派。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批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党八股中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能够将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既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珍贵的精神财富。

开拓创新是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迫切要求。中国革命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在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没有相关的斗争经验,受共产国际“城市中心论”的影响,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发动的武装起义,其结果皆以失败而告终。毛泽东指出,“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些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注: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15-116页。)。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在严酷的革命战争环境下深入革命根据地开展调查研究,深刻总结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在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危急关头,探索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新道路。这条道路就新在勇于开拓创新,立足于中国实际,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开展武装斗争的方式夺取革命政权。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最终胜利,最重要的是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时期针对某些具体问题作出的个别论断,也不囿于某些既定的历史经验,而是客观分析革命形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邓小平后来评价说,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2-63页。)。可以说,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搞成功”的重要原因。

通过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愈发强大而持久。理论创新突出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一种思想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是看其能否经受住实践的检验。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思想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够与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造与理论创新的过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彻底扭转中华民族因落后而被动挨打的历史境遇,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回答并解决了在一个经受几千年封建剥削、遭遇近百年殖民侵略的东方大国,无产阶级如何夺取革命领导权,进而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吸收和借鉴了人类先进思想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0页。)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注:弗·恩格斯《恩格斯致弗洛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1887年1月27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588页。)正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中国共产党才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并在其指导下,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社会发展是一个变动不居的过程,人在其中并不是被动的角色,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危局中求新、求变,方能掌握历史主动,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历史实践已充分证明,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法宝。

二 开拓创新是实现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精神力量

问题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问题层出不穷,创新就永无止境。新中国成立后,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反帝的任务,但是反封建的任务尚未完全完成。在新中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境况下,如何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如何巩固新生的民主政权,如何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面临和要克服的问题与困难。对此,中国共产党坚持准确识变、主动应变,以和平手段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物质条件比较落后的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党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局部执政向全国执政的历史性转变,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但是如何保障和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突出问题。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党坚持开拓创新、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价值指向。如何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提供根本制度保障?与单纯保障资产阶级利益的西方代议制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政权建设,保证了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可以说,我国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正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运用于中国民主政权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成果。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注:徐隽、王晔《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5日,第1版。)

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着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于如何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恩格斯提出了两种办法:一是暴力剥夺,二是和平赎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对俄国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反抗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设想并未付诸实践。毛泽东后来评价我国三大改造时指出:“过渡时期这一套政策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上我们没有增加什么新的东西,不过在实施这些原则的形式上、细节上,有些新的东西,有些经验。”(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1993年版,第517页。)毛泽东这里所说的“新的东西”,指的就是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具体的改造手段与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如党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改造中,使他们能从企业经营中获得部分利润,这种做法既保护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利益,又能使他们为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将对人的改造与企业的改造相结合,避免了激烈的社会冲突,维护了社会团结。我国对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手段的创新,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新情况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创新精神。

正是坚持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突破了苏联现代化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施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封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一直模仿苏联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突出表现,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严重失衡,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从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页。)的设想,到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等一系列问题。这促使党中央开始全面反思苏联模式,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不加甄别地模仿别人永远没有出路。同时,学习不等于照抄照搬,而是要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毛泽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十大关系”,解决好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问题,确立了以重工业为基础,农、轻、重为序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在政治上突破了苏联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经济上避免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农、轻、重比例失调等问题,初步建立了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60年,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中指出:“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18-419页。)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开拓创新,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敢闯敢干、拼搏进取的创新精神,探索不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也很难取得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这就意味着开拓创新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各种风险与挑战,甚至遭遇意想不到的曲折与坎坷,但拒绝创新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思想僵化与发展停滞。同时也应看到,创新不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盲目蛮干,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回应人民需求。只有因时制宜、破除陈规、知难而进,才能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三 开拓创新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觉醒,是开拓创新的辉煌成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开辟思想认识新境界、打开各方面工作新局面,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开拓创新为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道路提供根本动力。道路决定发展的方向、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注: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434页。),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磨难、付出巨大代价与牺牲取得的重要成就。中国道路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下开创的道路,需要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38页。)在对党的历史问题的深刻反思中,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明晰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任务的艰巨性、面临环境的复杂性。在党和国家事业面临向何处去的重要关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为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指明了方向,为人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破除了思想观念上的束缚,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开拓创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赋予生机与活力。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和前提。“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43页。)。解放思想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不断破旧立新的过程。坚持用创新思维发现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突破既有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清除了思想障碍。在破除教条主义束缚、习惯势力影响、僵化保守阻碍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政策、新行为等,有时带来的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时带来的是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的革新,甚至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进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例,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是完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不存在私有制,自然也就不存在以商品交换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是互不相容的。计划和市场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成了人们头脑中的固化观念。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国内外历史上也没有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认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将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和方法,而非划分社会性质的依据,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式。在突破固化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人们创造财富的热情,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开拓创新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注: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731页。)改革开放就是一个不断突破陈规,进行实践创新与理论创造的过程,其间孕育出了以开拓进取、永闯新路为核心要义的改革开放精神。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到反腐倡廉建设再到制度治党;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开放沿海沿江城市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这一系列的实践创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时俱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实践创新成果丰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理论创新创造了条件。理论创新反过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向纵深发展。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关系说明,改革开放实践孕育了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又成为激励改革开放实践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拓进取、勇闯新路,实现了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破旧立新、守正创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做到开拓创新,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能够科学研判时代发展大势以及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把准时代脉搏、掌握历史主动。譬如,“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如果不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就不可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不断推进思想方法创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以主动求变的智慧与勇气、以开拓进取的胆识与毅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使理论之树常青、发展的动力不止,中国在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步伐的同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 开拓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创新摆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把握发展机遇、增强发展动力的关键在于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这种判断是“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注:习近平《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怎么干》(2015年12月1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39页。)。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来看,消费、投资、出口通常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单边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抬头,加之中美贸易摩擦,投资和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减弱。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实现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创新无疑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注: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201页。)。依靠创新可以掌握核心技术,使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再面临“卡脖子”难题,通过创新可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党中央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59页。),围绕“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注:习近平《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201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35页。)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应对国内经济发展、国际环境新挑战作出的重要举措。

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时代问题是实践创新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伟大实践,形成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准确研判以及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制定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划与战略部署。譬如,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创新应万变是发展的根本之道。围绕如何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问题,党中央提出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引领,重新定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思路与方法,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72页。);围绕新时代我国外交局势的新变化,在继承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不断回答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发展之问的过程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行动指南与强大思想武器。

实践创新层出不穷、硕果累累,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90页。)。时代问题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指导伟大实践。从“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7页。)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说明,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主轴,以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为支撑的制度结构体系已基本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成果,就是在中国制度既定框架的基础上,推进的具体体制机制创新。如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从“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来看,开拓创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以科技创新为例,我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实现了由“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用于发展生产、惠及民生,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从“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来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与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党带领中国人民主动求变的结果,进一步凝聚起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接续奋斗的自信与底气。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创新是实现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处于有利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抓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才能抓住发展机遇,赢得历史主动。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注:习近平《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229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风险,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化危为机,才能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注: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20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开拓创新的力度更为凸显,更加注重树立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在实践工作中表现为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展永不停滞,问题层出不穷,树立创新思维就是要坚持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这样的话,不仅会跟不上时代、做不好工作,而且会贻误时机、耽误工作。”(注: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4页。)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思维能力、树立高度的创新意识,才能不断加强党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确保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中央将创新纳入顶层设计中进行整体规划,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原始创新的投资力度,为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一系列体制机制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越是伟大的事业,面临的困难就越艰巨、任务就越繁重,越需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拓创新是通往民族复兴之路的主要法宝。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坚持开拓创新,才能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继续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中国奇迹。


[责任编辑:何 毅]

本文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第5-11页。获取pdf文档请点击“阅读原文”。

点击上方公众号链接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